第一節(jié) 一般要求
第一百六十五條 通風隊設有專職防塵班組。其它區(qū)隊設置兼職防塵人員。
綜合防塵工作必須實行全礦上下齊抓共管,礦總工程師、通防副總工程師對分管范圍內(nèi)防塵工作負責。各生產(chǎn)和輔助區(qū)隊隊長對本單位的防塵工作負責,并明確一名副隊長分管綜合防塵工作。
第一百六十六條 礦井必須建立完善的防塵供水系統(tǒng)。地面永久性防塵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3,且蓄水量不得小于井下連續(xù)2h的用水量,每月至少檢查一次。
防塵用水水質(zhì)要達到下列要求:
(一)懸浮物含量不得超過30mg/L。
(二)懸浮物粒度直徑不得大于0.3mm。
(三)水的PH值在6~9范圍內(nèi)。水質(zhì)必須至少每季測定化驗1次。采區(qū)巷道、采掘工作面巷道管路中要安裝過濾器, 每月至少要沖冼1次過濾設施。
(四)水的碳酸鹽硬度不應超過3mmol/L。
(五)濁度≤5NTU。
(六)大腸菌群<3個/L。
(七)BOD5<10mg/L。
第一百六十七條 井下防塵管路的管徑選擇,要滿足生產(chǎn)和防塵用水的需要。防塵管路應當敷設到所有能產(chǎn)生粉塵和沉積粉塵的地點,并安設支管和閥門,三通閥門便于操作。
三通閥門安裝高度宜設置在距巷道底板0.8m~1.6m范圍內(nèi);管路位于皮帶里側的,閥門應引至行人側;管路位于頂板或吊掛高度超過1.8m的,閥門應引至行人側巷幫。
皮帶巷管路每隔50m設置一個三通閥門,皮帶里側的閥門要引至行人側;其它管路每隔100m設置一個三通閥門,每條巷道內(nèi)應配備沖塵軟管。防塵管路要吊掛或墊起,吊掛平直,不漏水,并進行防腐處理。
綜采或綜掘工作面供水管路必須安裝水壓表,水壓不低于2MPa。
采掘工作面防塵系統(tǒng)不健全不得生產(chǎn)。
第一百六十八條 采煤工作面防塵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進風順槽及其聯(lián)通的聯(lián)絡巷每5天沖刷一次巷道積塵,回風順槽(回風道)及其聯(lián)通的聯(lián)絡巷每天沖刷一次巷道積塵;工作面及兩順槽超前支護段每班沖刷一次巷道積塵,嚴禁出現(xiàn)巷道煤塵堆積現(xiàn)象。
(二)采煤工作面進風順槽距工作面30m范圍內(nèi)安裝1組風流凈化水幕;回風順槽距工作面30m和50m范圍內(nèi)各安裝1組風流凈化水幕。凈化水幕要靈敏可靠,使用正常,覆蓋巷道全斷面,并應實現(xiàn)自動化。
采煤工作面回風順槽距工作面200m范圍內(nèi)至少設置1組捕塵網(wǎng),并保證行人、行車側門簾能夠自動關閉。
(三)采煤機必須有內(nèi)、外噴霧裝置,噴嘴完好不堵塞,并要使用水電閉鎖裝置。采煤機內(nèi)噴霧壓力不得低于2MPa,外噴霧壓力不得低于4MPa,噴霧流量應當與機型相匹配。無水或噴霧裝置不能正常使用時,必須停機。
工作面支架安設架間噴霧,每3-5個液壓支架安裝灑水降塵裝置1臺套。每臺套裝置配置主控箱1臺、光控接收傳感器(接收器)1臺、電動球閥1臺。在采煤機的機頭上安裝1臺光控發(fā)射傳感器,實現(xiàn)采煤機組割煤通過時,主控箱控制電動球閥自動灑水噴霧,經(jīng)過所設定的延時后噴霧自動停止。
液壓支架和放頂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須安裝噴霧裝置,降柱、移架或者放煤時自動同步噴霧。破碎機必須安裝防塵罩和噴霧裝置或者除塵器。
(四)各運輸轉載點必須設置噴霧裝置,皮帶轉載點設置全斷面防塵罩,位置恰當,使用正常,并應實現(xiàn)自動化。使用的電氣產(chǎn)品必須要有煤安標志,防爆性能良好。
(五)工作面打機窩、遇斷層、挑頂落底需要爆破作業(yè)必須采取濕式鉆眼、沖洗煤壁、水炮泥、出煤(矸)灑水等綜合防塵措施,注水器必須設在安全出口50m范圍內(nèi)。
(六)采煤工作面各種防塵設施在工作面投產(chǎn)前必須一步到位,安裝齊全。采煤區(qū)隊安排專人負責各地點防塵設施維護管理,每天對分管設施進行檢查一遍,進回風順槽風流凈化水幕、捕塵網(wǎng)等隨工作面推采及時移設。
第一百六十九條 掘進工作面防塵措施:
(一)掘進工作面防塵管路接到距迎頭30m以內(nèi),三通閥門齊全,管路吊掛平直、不漏水。
(二)掘進工作面必須實行濕式打眼、爆破噴霧、沖刷巷幫、裝巖(煤)灑水、凈化風流、爆破使用水炮泥、個體防護等綜合防塵措施。
爆破噴霧裝置(風水聯(lián)動噴霧或自動噴霧)安設在距掘進工作面10~15m處,噴霧能覆蓋巷道全斷面(大于巷道斷面80%),在爆破后連續(xù)噴霧5min以上。
水炮泥注水器距掘進工作面不得大于75m。每個炮眼內(nèi)使用水炮泥數(shù)量不少于1塊。
爆破前后應對掘進工作面30m范圍內(nèi)巷道周邊和矸石堆灑水。距離工作面30m范圍內(nèi)巷道,每班至少沖刷1次,30m以外的巷道每3天至少應沖刷1次,并清除堆積浮煤。
距離工作面30m、50m范圍內(nèi)和巷道回風口各應設置1組凈化水幕,50m范圍內(nèi)和巷道回風口水幕應實現(xiàn)自動化。
耙裝機卸載點應設耙裝機噴霧并實現(xiàn)聯(lián)動。
裝巖(煤)灑水使矸石不產(chǎn)生煤巖塵為限。
(三)噴射混凝土時,應當采用潮噴或者濕噴工藝,并配備除塵裝置對上料口、余氣口除塵。距離噴漿作業(yè)點下風流100m范圍內(nèi),至少安設2道風流凈化水幕。
(四)綜掘工作面綜掘機要使用水電閉鎖裝置,掘進機作業(yè)時,應當使用內(nèi)、外噴霧裝置和控塵裝置、除塵器等構成的綜合防塵系統(tǒng)。掘進機內(nèi)噴霧壓力不得低于2MPa,外噴霧壓力不得低于4MPa,無水或者噴霧裝置不能正常使用時,必須停機。
(五)煤巷、半煤巖巷、全巖綜掘工作面除塵機處理風量必須大于迎頭供風量,除塵器的呼吸性粉塵除塵效率不得低于90%。
(六)掘進區(qū)隊安排專人負責各地點防塵設施維護管理,每天對分管設施進行檢查一遍,迎頭30m、50m范圍內(nèi)風流凈化水幕、捕塵網(wǎng)等隨工作面掘進及時移設。
第一百七十條 主要進風巷道、主要回風巷道、輔助進風巷道、輔助回風巷道、采區(qū)進風巷道、采(盤)區(qū)回風巷道必須安設凈化水幕,運輸巷采用自動水幕,數(shù)量可根據(jù)空氣的濕度(濕度達到95%時,可不設置水幕)、巷道的長度而定,應至少安設1組水幕。所有水幕必須保證完好,使用正常。
第一百七十一條實行好個體防護措施,采掘工作面內(nèi)的作業(yè)人員、回風流中的作業(yè)人員及在有粉塵產(chǎn)生點工作的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進行個體防護。
第一百七十二條 井下煤倉(溜煤眼)放煤口、輸送機轉載點和卸載點,以及地面篩分廠、破碎車間、帶式輸送機走廊、轉載點等地點,必須安設噴霧裝置或者除塵器,作業(yè)時進行噴霧降塵或者用除塵器除塵。轉載點噴霧要實現(xiàn)自動化。溜煤眼上口、皮帶機頭轉載點增設封閉式防塵罩。
轉載點落差宜小于或等于0.5m,若超過0.5m,則必須安裝溜槽或導向板。
第一百七十三條 巷道沖刷管理規(guī)定。
(1)定期沖刷積塵。
1.主要、盤區(qū)輔助運輸大巷、膠帶運輸大巷每5天沖刷一次巷道積塵;井底環(huán)形車場每天沖刷一次巷道積塵;泄水巷每月沖刷一次巷道;主要、盤區(qū)回風大巷及其他無人作業(yè)巷道每7天沖刷一次巷道積塵。
2.采煤工作面進風順槽及其聯(lián)通的聯(lián)絡巷每5天沖刷一次巷道積塵,回風順槽(回風道)及其聯(lián)通的聯(lián)絡巷每天沖刷一次巷道積塵;工作面及兩順槽超前支護段每班沖刷一次巷道積塵。
3.掘進工作面20m范圍內(nèi)每班沖刷一次,分管區(qū)域每3天沖刷一次。綜掘機附近,根據(jù)情況隨時進行沖塵。
4.各皮帶機轉載點、卸載點、溜煤眼放煤口附近上風側30m、下風側50m范圍,每班沖刷一次;主井箕斗裝載運輸巷每隔3天沖刷一次巷道積塵;煤倉放煤口前后50m每班沖刷一次巷道積塵。
5.各皮帶機轉載點、卸載點、溜煤眼放煤口附近上風側30m、下風側50m范圍,每班沖刷一次;主井箕斗裝載運輸巷每天沖刷一次巷道積塵;煤倉放煤口前后50m每班沖刷一次巷道積塵。
6.當現(xiàn)場產(chǎn)塵量大時,要縮短沖塵周期,杜絕粉塵堆積。
(二)井下任何巷道不得有厚度超過2mm,連續(xù)長度超過5m,寬度2m以上的煤塵堆積(手捏成團的不在此限)。
(三)每年至少應對主要大巷刷漿1次。刷漿采用石灰、白水泥等不燃性材料,刷漿要均勻。
1.巷道刷漿人員,要穿雨衣、戴口罩、防護眼鏡和絕緣手套。
2.巷道刷漿前,應先將巷道積塵沖刷干凈。
3.運輸巷道刷漿時,應先與運輸調(diào)度聯(lián)系好,并在刷漿地點里、外分別設崗,觀察行人和車輛,當人員或車輛通過時,停止沖刷;在上、下山?jīng)_刷時,要和絞車司機及摘掛工聯(lián)系好,嚴格執(zhí)行好“行車不作業(yè)”制度;沖刷皮帶大巷時,如果需要站在皮帶或架桿上沖刷,必須與皮帶司機聯(lián)系好,停下皮帶后方可進行沖刷,嚴禁站在運行中的皮帶或架桿上沖刷;沖刷回風大巷時,由于回風巷風流中空氣濕度大,巷道底板滑,人容易滑倒,工作時務必小心,防止滑倒摔傷身體。
4.巷道刷漿前,必須首先檢查工作地點的支架、頂板、兩幫等,如有隱患必須先處理隱患,處理不好不準工作;巷道刷漿前,要遮蓋好工作地點附近的機點設備、管線、牌板等。嚴禁用水直射電器設備,沖刷有機電設備的巷道時,所有的機電設備必須設好接地極后方可進行巷道的沖刷工作。
5.沖塵、刷漿人員要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班中匯報制度,遇有特殊情況,必須立即匯報區(qū)隊值班人員,然后進行處理。
6.刷漿工作完畢后,要將工具和器材整理好帶走,不準留在工作地點棄之不管。
(四)巷道沖塵、刷漿記錄要存檔備查。
第一百七十四條 每延深一個新水平,或新揭露的煤層,應當進行1次煤塵爆炸性鑒定工作,鑒定結果必須報省級煤炭行業(yè)管理部門和煤礦安全監(jiān)察機構。
第一百七十五條礦井的兩翼、相鄰的采區(qū)、相鄰的煤層、相鄰的采煤工作面間,煤層掘進巷道同與其相連的巷道間,煤倉同與其相連通的巷道間,采用獨立通風并有煤塵爆炸性的其它地點同與其相連通的巷道間,必須用水棚或巖粉棚隔開。
煤巷和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應當安設隔爆設施。
(一)主要隔爆水棚每組水棚用水量按巷道的斷面積計算不得小于400L/m2,棚區(qū)長度不得小于30m,水棚排間距為1.2~3m。采區(qū)隔爆水棚在采區(qū)巷口以里50m左右處安設。
(二)采掘工作面的輔助隔爆設施用水量按巷道斷面面積計算不得小于200L/m2,排間距應為1.2~3m。
(三)同排水槽(袋)之間的間隙與水槽(袋)同支架或巷幫之間的間隙之和不得大于1.5m,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1.8m;兩個水槽(袋)之間的間隙不得大于1.2m。水槽(袋)邊與巷幫、支架、頂板、構筑物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0.1m。水槽(袋)底部至頂梁(頂板)的距離不得大于1.6m,否則必須在該水槽(袋)上方增設一個水槽(袋)。棚區(qū)長度不得小于20m。在應設輔助隔爆棚的巷道應設多組水棚,首列水棚在距掘進工作面或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60~200m內(nèi)安設,每組距離不大于200m。
(四)當水袋采用易脫鉤的布置方式時,掛鉤位置對正,每對掛鉤的方向要相向布置(勾尖與勾尖相對),掛鉤使用4~8mm的圓鋼,掛鉤角度為60±5度,彎勾25mm。
(五)實行掛牌管理,牌板標明:地點、水袋個數(shù)、棚區(qū)長度、水量、斷面、棚距等參數(shù)。水棚要每周至少檢查1次,要經(jīng)常保持水袋的完好和規(guī)定的水量。
第一百七十六條礦在煤、巖層中鉆孔作業(yè)時,應當采取濕式降塵等措施。在凍結法鑿井和在遇水膨脹的巖層中不能采用濕式鉆眼 (孔)、松軟煤層中施工瓦斯抽采鉆孔、沖擊地壓鉆屑法檢測施工難以采取濕式鉆孔作業(yè)時,可以采取干式鉆孔(眼),并在孔口下風側采取除塵器除塵或水幕降塵等措施。
第一百七十七條 礦井粉塵檢測工作由通風隊具體負責,通防隊配備專職測塵員和測塵儀器。必須根據(jù)本礦的生產(chǎn)情況配備足夠數(shù)量且經(jīng)培訓合格的測塵人員,每個采區(qū)至少1人。測塵儀器不少于8臺。通防隊配備設置專門的粉塵化驗室,并配備有分析天平、干燥器、烘干器、配件及維修工具等。
第一百七十八條 粉塵測定。
(一)煤礦應當在正常生產(chǎn)情況下對作業(yè)場所的粉塵濃度進行監(jiān)測。粉塵濃度應當符合表8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應當采取有效措施。
表8煤礦作業(yè)場所粉塵濃度要求
粉塵種類 |
游離SiO2含量(%) |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 |
|
總粉塵 |
呼吸性粉塵 |
||
煤塵 |
<10 |
4 |
2.5 |
矽塵 |
10~50 |
1 |
0.7 |
50~80 |
0.7 |
0.3 |
|
≥80 |
0.5 |
0.2 |
|
水泥塵 |
<10 |
4 |
1.5 |
(二)粉塵監(jiān)測點的選擇和布置應當符合表9的要求。
表9煤礦作業(yè)場所測塵點的選擇和布置要求
類別 |
生產(chǎn)工藝 |
測塵點布置 |
采煤工作面 |
司機操作采煤機、打眼、人工落煤及攉煤 |
工人作業(yè)地點 |
多工序同時作業(yè) |
回風巷距工作面10~15m處 |
|
掘進工作面 |
司機操作掘進機、打眼、裝巖(煤)、錨噴支護 |
工人作業(yè)地點 |
多工序同時作業(yè)(爆破作業(yè)除外) |
距掘進頭10~15m回風側 |
|
其他場所 |
翻罐籠作業(yè)、巷道維修、轉載點 |
工人作業(yè)地點 |
地面作業(yè)場所 |
地面煤倉、儲煤場、輸送機運輸?shù)忍幧a(chǎn)作業(yè) |
作業(yè)人員活動范圍內(nèi) |
(三)粉塵監(jiān)測采用定點或者個體方法進行,并實施實時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粉塵監(jiān)測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總粉塵濃度,井下每月測定2次或者采用實時在線監(jiān)測,地面每月測定1次或者采用實時在線監(jiān)測;
2.呼吸性粉塵濃度每月測定1次;
3.粉塵分散度每6個月監(jiān)測1次;
4.粉塵中游離SiO2含量,每6個月測定1次,在變更工作面時也應當測定1次。
5.個體監(jiān)測方法是指用佩戴在作業(yè)人員身上的粉塵濃度個體采樣器連續(xù)在呼吸帶抽取含塵空氣,測定一個工班內(nèi)作業(yè)人員所接觸的平均粉塵濃度的方法。
個體采樣是全工作日連續(xù)一次性采樣,空氣中粉塵8h時間加權平均濃度按下式計算:
式中:TWA——空氣中粉塵8h時間加權平均濃度,mg/m3;
m2——采樣后的濾膜質(zhì)量,mg;
m1——采樣前的濾膜質(zhì)量,mg;
Q——采樣流量,L/min;
480——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規(guī)定的以8h計,min。
定點監(jiān)測是采用定點長時間或定點短時間采樣方法對作業(yè)場所粉塵濃度進行測定的方法。
定點采樣時若采樣儀器不能滿足全工作日連續(xù)一次性采樣,可在全工作日內(nèi)進行分次的1h以上的長時間采樣,或分次的短時間15min采樣??諝庵蟹蹓m8h時間加權平均濃度按下式計算:
TWA=(C1T1+C2T2+…+CnTn)/8
式中TWA——空氣中粉塵8h時間加權平均濃度,mg/m3;
C1、C2、…、Cn——長時間采樣或短時間15min采樣測得空氣中粉塵濃度,mg/m3;
T1、T2、… 、Tn——勞動者在相應的粉塵濃度下的工作時間,h;
8——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規(guī)定的8h。
(四)應當使用粉塵采樣器、直讀式粉塵濃度測定儀等儀器設備進行粉塵濃度的測定。采煤工作面回風巷、掘進工作面回風側應當設置粉塵濃度傳感器,并接入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
(五)粉塵測定結果要每月上報總經(jīng)理、總工程師、通防部和集團公司通風防塵部各一份。
第四節(jié) 防塵設施檢查維修制度
第一百七十九條 各施工單位對本單位的分管區(qū)域防塵設施負責,并明確檢查維修責任人進行巡回檢查,檢修記錄留存?zhèn)洳椤?/p>
維修責任人每天對分管設施進行檢查一遍,巷道內(nèi)風流凈化水幕、捕塵網(wǎng)等隨工作面變化及時移設。
第一百八十條 防塵管路編號管理,三通閥門、噴霧等設施掛牌管理,指定專人管理和維護,不得任意拆除,防塵設施要防腐除銹、刷漆美化。采掘地點防塵設施備品備件應有備用,對于堵塞、損壞的噴頭應在8小時內(nèi)處理完畢。各種類型噴嘴的適用場合見表11。
表11 各種類型噴嘴的適用場合
噴嘴系列名稱及型號 |
錐型 實心S |
錐型 空心K |
切向Q |
扇形B |
多孔D |
壓氣Y |
高壓G |
備注 |
場合 特點 |
水霧均勻分布于整個霧區(qū) |
水霧呈圓環(huán),中央無水,用于風速低,耗水少,粉塵垂直上升擴散場合 |
扁平形的射流 |
覆蓋面寬適用于大塵源 |
水量小,覆蓋面寬適用于大塵源 |
水壓大于10MPa |
|
|
采煤機內(nèi)噴霧 |
〇 |
- |
- |
〇 |
- |
- |
- |
機組自帶 |
采煤機外噴霧 |
〇 |
- |
- |
〇 |
〇 |
〇 |
〇 |
自帶或另配 |
支架噴霧 |
〇 |
〇 |
- |
- |
- |
〇 |
〇 |
自帶或另配 |
放頂煤噴霧 |
〇 |
〇 |
〇 |
- |
- |
〇 |
〇 |
設計配備 |
掘進機噴霧 |
〇 |
- |
- |
- |
〇 |
〇 |
〇 |
自帶或另配 |
放炮噴霧 |
〇 |
- |
- |
- |
〇 |
〇 |
〇 |
另配 |
轉載點、裝巖點 |
- |
〇 |
〇 |
〇 |
- |
- |
- |
另配 |
溜煤眼 |
〇 |
- |
- |
- |
〇 |
- |
〇 |
另配 |
水幕 |
〇 |
- |
- |
- |
- |
- |
- |
另配 |
第一百八十一條 主要進回風巷、盤區(qū)進回風巷、采掘巷道及其他需要風流凈化的巷道,風流凈化水幕必須封閉巷道全斷面(大于巷道斷面的80%),靈敏可靠,霧化良好。
水幕噴嘴的位置及噴射方向應滿足下列規(guī)定:
1.噴射方向宜逆風向(迎著風流方向45度左右);
2.在有效射程內(nèi)應使巷道整個斷面被水霧充滿;
3.在2/3 有效射程內(nèi)不同噴嘴噴出的密實霧錐不發(fā)生交叉;
4.噴嘴及管道的位置均不得妨礙運輸。
第一百八十二條 運輸系統(tǒng)各轉載點,都必須安設自動噴霧裝置或除塵器,保證正常使用。噴霧裝置安裝在轉載機頭斜上方,高度不超過600mm,噴霧應包圍轉載落煤(巖)點。
工作面水幕應做到移動靈活方便。水幕的選型應與巷道形狀相匹配,水幕的安裝距巷道頂板不超過200mm。
捕塵網(wǎng)必須緊貼巷道頂板,與凈化水幕之間有500mm的間距,隨工作面推進向前移動。
第一百八十三條公司日常檢查中若發(fā)現(xiàn)一處設施不完好,由責任人支出100元。各項記錄不按規(guī)定填寫,每次(處)由責任人支出50元。分管范圍巷道內(nèi)出現(xiàn)積塵,對分管施工單位按公司C級隱患進行責任追究。
第五節(jié) 防塵技術資料管理
第一百八十四條 每月都要有詳細的防塵作業(yè)計劃和工作總結,并備有以下資料,明確人員進行管理:
1.防塵系統(tǒng)圖;
2.防塵設施牌板;
3.測塵臺帳;
4.防塵管路臺帳;
5.采掘工作面防塵措施臺帳;
6.防塵設施、防塵管路檢查記錄;
7.巷道沖刷記錄;
8.隔爆設施臺帳;
9.大巷刷漿記錄;
10.儀器維修記錄;
11.測塵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