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
猶記得小時候,每逢正月十五前夕,長輩都會趕集為家中孩童選購心儀的燈籠樣式,各種燈籠玲瑯滿目,看的人眼花繚亂;有“柿子”燈籠,有上下折疊的“火罐”燈籠,左右開合的“孔雀”燈籠等等。
印象最深也最受歡迎的當(dāng)屬木架燈籠,一種呈長方體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燈籠,底座是一塊正方形木板用來放置蠟燭,上方開一個圓形小孔用來通風(fēng)和接收氧氣,四周用木條固定,外圍四個面粘貼上各種彩繪版的罩面,有古典人物肖像,卡通人物,花鳥魚蟲等等;夜幕降臨后點上蠟燭煞是好看;挑著它,你就是村里最靚的仔。
再后來,裝著電池帶BGM(背景音樂)的逐漸成為了元宵節(jié)的新寵,各種千奇百怪的造型和閃爍的彩燈彌漫在村里的每條巷子,只要電池有電,無限單曲循環(huán)的音樂足以讓你聽到崩潰。
那些售價低廉,做工略顯粗糙的傳統(tǒng)燈籠貌似沒有了市場,被人們漸漸遺忘,丟棄……
上次元宵前一天回老家恰逢趕集,便和妻子去湊湊熱鬧;看到小時候的燈籠又重新映入眼簾,那種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大人小孩都拎著那象征團圓紅火的燈籠喜上眉梢,以往流行的電燈籠貌似也失寵了。原來傳統(tǒng)的才是最時髦的,最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
元宵節(jié)夜晚的街巷,仿佛帶我穿越回了那個孩提時代;一群小伙伴,用一根根樹枝挑著自己的“童年”笑著,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