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guān)鎖:百年服飾話今昔
百年服飾話今昔
徜徉在街頭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滿眼都是讓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的色彩和款式;走近櫥窗,模特擺著張揚個性、“舍我其誰”的姿態(tài);走入人群,幾乎找不到“撞衫”的女人,無論男女老少,不僅是衣服,包括身上的背包、飾品、腕表、鞋子乃至眼鏡,雷同的都寥寥,每個人都帶著與眾不同的美,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生活的富足和快樂,更是個性要求得到極大滿足,表達自我心情的一種審美釋放。
看著這千姿百態(tài)的時尚服裝,我的思緒不由地又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時候,人們肚子都吃不飽,有穿的就不錯了。大多數(shù)的清寒家庭,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有點布都給老人和娃娃做衣服了,娃娃們都沒有襪子穿,大冬天凍得腳都裂了。我穿的衣服從頭到腳都是母親親手縫制做的。也虧了母親在五十年代末在鄉(xiāng)縫紉組呆過,會用縫紉機制作相對簡單的衣服,再加上我在穿衣上也沒啥講究,能遮丑避寒就行,所以盡管不曾趕過時髦,但從小到大我在穿衣上沒有受過太大委屈,至少沒有受過凍。結(jié)婚時,因當時農(nóng)村剛剛開始推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家庭條件尚不富裕,再加上婚期倉促,我連一身新衣服也沒有準備,上衣穿的是一件八成新的草綠色軍裝,下身穿的是父親平時舍不得穿,在出差或走親訪友時才拿出來穿幾次的灰色褲子,就草草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婚姻大禮。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受西方的影響,山下臨汾城里人的服飾起了大變化,時尚成為了一種潮流,中西結(jié)合、品種多樣、色新質(zhì)貴,款式風格日新月異,服裝款式更新?lián)Q代進入了快車道。隨著經(jīng)濟的逐漸寬裕,相對保守的河底人的服飾也開始發(fā)生變化,嘗試朝著個性化、全方位的審美發(fā)展。我每年都要添置兩身衣服,衣柜里的衣服也漸漸多起來。不過,我平時總穿著單位發(fā)的夾克衫工作服,不太喜歡穿西服,因為它不抗寒,還要打領帶,麻煩,束縛人,所以除特別重要的場合外,我一般不穿西服。這也許是骨子里改不了的農(nóng)民習氣吧!
服飾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是人類社會整體的綜合反映,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它反映了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狀況、經(jīng)濟水平、文化傳統(tǒng)、軍事發(fā)展、民族喜好、社會風尚和社會心理。同時也標志著每個特定時期人的文化教養(yǎng)、審美趣味和精神面貌。一方居民服飾的變化,就是整個社會變化的晴雨表。家鄉(xiāng)河底居民服飾的變遷與近代中國政治革命、經(jīng)濟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從另一個側(cè)面折射出社會進步和家鄉(xiāng)前進的步伐。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河底,去感受這里獨特的服飾文化和日新月異的變化吧!
因受古唐國國君叔虞“啟以夏正、疆以戎索”國策的教化影響,家鄉(xiāng)河底很早便改變了戎狄民族的游牧習慣,實現(xiàn)了與漢民族的早期融合,過上了“鑿井而飲,男耕女織”的定居生活。家鄉(xiāng)先民在崇尚漢民族儉樸勤勞的生活方式的同時,在衣著上也吸收了漢民族服飾的特色,養(yǎng)成了不爭華麗、不圖浮飾的衣著打扮習慣。除少數(shù)富豪權(quán)貴者外,一般貧民均是以寬松合體、便于勞作的短打扮為主,色彩上男性以穩(wěn)重樸實的藍、青、灰、黑為主,女性則隨年齡而變化,依次以紅、粉、綠、藍、紫、青等色為主。河底人的衣飾從整體上看,顯得本份、儉樸,充分彰顯了其樸實、勤勞、厚道、守成的品性。
河底雖屬晉南,但因海拔較高,冬季氣候寒冷,人的服飾材料主要以棉、毛、皮、絲、綢、麻為主。把羊皮縫制成皮襖、皮帽、皮手套、坎肩、背心,把狗皮做成褥子,是舊時山民們的夢想。白羊皮襖過去講究不吊面,叫白碴子皮襖,御風保暖,是山里人趕腳行路時離不開的家常服。以前,山里的女人大多會養(yǎng)蠶、繅絲、織布。到農(nóng)閑時,村姑巧婦們盤坐在草墊子上,放一笸籮棉花,輕拈慢拉,在吱吱嗡嗡的紡車聲中,如春蠶吐絲,蜘蛛架網(wǎng),紡出縷縷白紗,漿染處理后推經(jīng)抽緯,織出挺括棉軟的各樣土布;有些還要鏤版印花、暈蠟扎染,成為典雅漂亮的印花布,做門簾、做包袱,煞是好看。自己動手紡織的棉布既省錢又耐用,穿著又舒服又隨和。輕薄柔軟的絲綢織品,向來為富貴人家所用,一般民眾則視為奢侈品,極少穿用。間或用在為新生孩童祝福、為年逾花甲者祝壽或在新婚大禮之彩服上描龍繡鳳。其質(zhì)料考究,尤多用于鞋帽、披肩、兜肚等裝飾物上。過去鄉(xiāng)里風俗以針黹技巧來衡量女人們的本事。所以女孩從懂事起便在家里跟著母親學女工,俗稱為“做針線”。因此姑娘媳婦的貼身用具除梳妝用品外,便是一套針黹用具,諸如頂針、錐子、大小套針、粉錢袋,繡工精巧的針套,以及裁刀、剪刀、彩線、直尺一應俱全,放在一個或草編,或布貼成,或紙裱的“針線笸籮”里。
過去,一家大人小孩服裝的縫制,大多由家庭主婦來承擔。一年四季棉的、夾的、單的,裁新的、補舊的,幾乎占據(jù)了主婦畢生的精力。過冬的棉衣是主婦們的大工程。他們把棉花一片片撕好攤平,絮在布面上縫好后再翻里面。特別令人嘆服的是扣結(jié)的制作,用縫制的布帶經(jīng)過細心的編、抽、拉、尋工藝編結(jié)成桃形、蝶形、如意等造型,縫接在衣服上,是典型的漢族服飾標志。由這一簡單的扣結(jié)進而發(fā)展到對各種鏡飾掛穗、兵器裝飾,以及各種佩物穗帶的編結(jié)造型,創(chuàng)造出一個豐富多彩、巧奪天工,為世界人民所稱奇的“中國結(jié)”藝術(shù)。到冬閑時,一些人口多又稍富裕的人家,要請手巧的人到家里幫助縫制過年過冬的棉衣、禮服。上衣一般有短衣、長衣、內(nèi)衣、外衣之分別。過去一般貧民既為經(jīng)濟所迫,又因勞作之便,均是短打扮。貼身兜肚、小布衫、夾襖、棉襖、單襖等是常穿的服裝。貼身裹肚由腰身、背搭、搭簾三部分組成,有棉、夾之分,依季節(jié)不同而變。腰身為長方形,正中與背搭相連,三者形成一個整體,穿在身上既可保暖腰身,又不影響手臂活動,婦女穿上方便奶孩子。小布衫是過去對單衣的稱呼。男為對襟式,女為大襟式,一般為五排桃圪瘩小扣。夏天色淺冬天深,穿著大襟衣服可直接避免肚前受涼。外套服飾多數(shù)是馬褂。過去鄉(xiāng)紳學士、地位顯貴的人才穿長袍馬褂。女人們的衣服,喜愛在胸口、領口、袖腕之處,精工細作地繡上各種花鳥圖案,來裝扮自己。她們還往往匠心獨具地在已磨破的衣服洞上,補貼花色圖案,既實用,又好看。小兒衣服常見者有刺繡精美的兜肚、小花襖、飯巾(攔盤)、斗蓬等,比之大人的衣服更富有裝飾性,也更能體現(xiàn)民間文化的藝術(shù)特點。古時稱下衣為裳,裳就是裙子,古代人男女都穿裙子。褲子,過去中式褲為大折襠式,褲腰上另加寬約半尺的腰圍,穿起來直達胸口,有護腰保暖的作用。大襠褲子穿、脫固然方便,但是笨重不靈活。人們戲言:“某人嘴笨的跟棉褲腰似的。”這種大襠褲,現(xiàn)已不多見了。女人褲有花色和裝飾上的特色。褲角鑲花邊,補繡各種花草。到了婚嫁事典時,花褲、花裙穿戴起來,比平時要漂亮得多。婦女的圍裙也很講究,有印花的,繡花的,也有普通布料的。談到女子的服飾,就不能不提到旗袍。旗袍是滿族婦女中很流行的一種長袍,后來也成為漢族婦女主要的服飾之一。在20世紀上半葉,旗袍由民國漢族女性改進,中華民國政府于1929年將其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旗袍成為了女性服飾的代表之一。現(xiàn)代旗袍的外觀特征一般為右衽大襟,立領盤紐,擺側(cè)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旗袍緊貼女性優(yōu)美的身軀,既保持了傳統(tǒng)韻味,襯托了女性溫文爾雅的古典美,同時又能體現(xiàn)時尚之美,凸顯了穿著者高貴的氣質(zhì)和風韻,近年來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女子所喜愛。小孩下衣中有特色的,要數(shù)嬰幼兒的連腳褲和開襠褲了。連腳褲把上衣下衣帶鞋襪都縫在一起,便于穿戴。有的婦女仿照老虎等動物,后面綴有小尾巴,剛學步的孩子穿上,更添一番生氣。小兒穿開襠褲既為拉屎撒尿方便,又是性別的展示。
說起帽子,河底人冬天戴皮帽或棉帽(文革時期叫“火車頭帽子”),夏天戴夾帽、太陽底下干活戴草帽。隆冬一到,棉帽帶沿帽以遮目護脖為功能,以黑、藍、綠、灰色居多。夏日為防烈日驕陽,常有人編織樹葉、青草為帽,或頭頂蓖麻葉、葵花葉當帽子,別有一番鄉(xiāng)土風情。婦女們打扮起來,當然要比男人們復雜得多了。頂頭巾、罩花首巾、扎圍脖,各有特色。老太太以戴黑絨帽為顯貴,夏日常頭頂一塊方手帕,前額兩角掖在耳朵后面,自然舒展。青年婦女的頭飾比較復雜,卡子、發(fā)夾、發(fā)帶、銀簪、耳環(huán)、墜子等,是有身份的人的日常裝飾,特別到隆重事典或趕集、訪友探親時,更是齊整華麗,獨有風韻。年輕時前梳流海,后梳長辮,辮稍扎紅頭繩,頭頂別一花卡。結(jié)婚后便剪掉發(fā)辮或盤頭或齊耳謂之“媳婦頭”。及至四五十歲時,在后腦挽發(fā)髻、發(fā)髻上網(wǎng)絲罩,顯得樸實大方。五十年代前后,逢節(jié)日時,或是新婚出嫁時,婦女的頭飾比較講究。往往女子頭上要插簪花。簪花有絨花、珠花、絹花等品種,簪于髻上、鬢角上,也有滿頭簪花者。少女,則于端午節(jié)時簪艾、簪石榴花。如今的現(xiàn)代婦女頭上,常常是在發(fā)髻上扎個綢紗之類的結(jié),點綴一下,或在長發(fā)披肩的額頭上方加個素色發(fā)卡,也有加絲網(wǎng)圍在整個燙過的發(fā)式上的,不盡相同。如今出嫁的年青婦女,頭上裝飾甚多,頭上戴花,裝飾艷麗。方頭巾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婦女頭飾,天冷時扎在頭上,在下巴頦底下打個結(jié),既可以防寒,又是裝飾物。到無需防寒時,輕輕在胸前打個結(jié),后邊成三角形披開,頗為雅致、大方。
所有帽飾中,最講究的要數(shù)童帽了。添丁加口是種族繁衍的大事。從孩子誕生、滿月、周歲,家長們依男女性別、家庭貧富,甚至生辰八字,制作各種式樣的花帽。最常見的有虎頭帽、獅子帽、狗狗帽、小豬帽,相公帽、八仙帽,瓦隴帽、囪角帽等等。這些帽寄托了長輩深深的祝福和厚愛,繡工精細,造型瀟灑自然,色彩強烈豐滿,是女紅中的絕活。過去走入山間村寨,在農(nóng)家土窯的熱炕頭,石階上,樹蔭下,一個個頭戴虎頭帽、腳蹬老虎鞋的娃娃,無疑使人倍感鄉(xiāng)土情濃,農(nóng)家歡樂。這些帽子大多后有護脖方片,與肩上圍嘴相映成趣,前面掛有五毒肚兜,直把個娃娃打扮成民間工藝品,令人愛意不禁。小孩子們能跑能跳了,到了春暖花開便不再戴帽,把頭剃成“鏟鏟片”,即周圍剃光,腦頂留下巴掌大一片頭發(fā),有的上面剃光后腦勺留一撮“長命毛”,又叫“雀尾巴”,光屁股套一紅兜肚,活潑可愛,又是一番情趣。女孩子小時留朝天小辮,叫“天不揪”戴冠帽,稍大時就編小辮、扎花結(jié),在春光明媚時節(jié),隨手采集一點山花野卉,照著清純的泉水插于發(fā)辮上,襯托著健康紅潤的臉龐,更顯出純樸可愛的秀美來。過去的農(nóng)家雖然貧富不均,但美神是不論貧富的。村妮山丫之美就在于,去雕琢的天然之美與自然純樸的裝飾之美相結(jié)合,這種美是從心靈情感上喚起的健康情懷。盡管一些富裕人家金簪銀飾,描眉畫眼,腮紅口赤,終因修飾多于自然,給人妖艷之感。
再說鞋、靴。鞋過去大都是婦女手工制作。過去,家庭主婦們最纏手叫勁的營生要數(shù)做鞋了,不會做鞋是要遭人恥笑的。首先揀破碎布條一層層粘起來,有半寸厚的樣子,俗稱打毛布底。上下兩面再夾一層耐磨的布,然后,將白麻拈轉(zhuǎn)撥吊,擰成細麻繩,錐子打孔,在打好的毛布底上按鞋樣大小,針線花紋樣式,細針細線地納起來。這是一項既講力氣又講技巧的活兒。特別是绱鞋,要雙繩上下對拉抽緊,用力均勻。最后打濕新鞋,用楦子定型。這種鞋子穿腳上挺而不硬,耐久結(jié)實,有的地方叫它“踢倒山”,足見其結(jié)實程度。凡為人之婦,大大小小的鞋樣子便是一份財富,鞋也便具有了雙層的功能,既是作為姑娘、媳婦手藝的展示,又是表達心意的禮物。男女相愛、訂婚、結(jié)婚,婦女要把親手做的新鞋作為饋贈姑爺、公婆的見面禮。當男人出遠門時,行囊中也總少不了沾滿愛妻千針情、萬針意的千里鞋。普通夾鞋分勞動鞋和禮鞋兩種,前者粗笨結(jié)實耐用,后者輕便美觀講究。有牛鼻子鞋、方口鞋、圓口鞋、帶帶鞋、松緊口鞋等幾種。女式鞋因舊社會纏足者多,因此便有了大腳鞋和小腳鞋之分。纖纖小腳不盈三寸、亭亭俏立、弱不禁風,實在是一種殘酷的“美觀”。大繡花鞋或紅或綠、或藍或紫,繡以各種吉祥圖案,有祈求幸福的、有祈求富貴的、有祈求多子的、顏色造型充滿了幽默瀟灑的民間情趣。這類鞋子多在節(jié)日走親戚、出門做客時穿用。普通棉靴造型為雙臉單鼻式,鞋口較小,前后開叉,樣式?jīng)]有男女差別、只有大小之分。幫面多以華達呢、燈芯絨、平絨為主。這種棉靴輕便,暖和,又便于制作,是較為流行的。與鞋相伴而令人嘆美的,還要數(shù)繡花鞋墊。這些鞋墊的制作有割花、扎花、挑花、繡花等多種形式,其中以割花和扎花最為普遍。割花是把一對鞋墊對縫在一起,鋪繡上花色圖案,再從中間用利刀割開,便是一對圖案對稱、色彩艷麗的花鞋墊。老虎鞋、獅子鞋、小牛頭鞋、繡花鞋,更是民間刺繡工藝的奇花異葩。特別是虎頭鞋,借虎之陽氣和威武,成為驅(qū)邪、祈福、延壽的民間保神。一個胖娃娃穿上虎頭鞋、戴上虎頭帽,再抱一個布老虎玩具,該為農(nóng)家平添多少虎虎生氣啊!
衣服的功能主要是保護身體,其次才是裝飾和美化。但人們有時為了美化而不顧保護身體。民諺:“為了俏、凍得跳”,便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過去婦女頭上、身上的裝飾物很多,有些純粹為了好看。耳墜子、耳環(huán)子、戒指、手鐲、胸花、頭花等大都鏤金鑲銀,非常昂貴,這些飾物有很多是作為陪嫁物出現(xiàn)的,所以成為婦女的珍愛之物。男人沒有這些累贅,至多有個煙荷包、佩串摳煙油的銀鉤、挖耳勺、剔牙針,帶有火鐮包。煙癮一來,三個五個人往墻根下一蹲,從腰上取下閃亮的銅煙袋,伸進那好看的煙包里三攪兩攪、裝上一鍋煙,用拇指一按,含在嘴里,一手拿火石、火媒,另一手執(zhí)住月牙形的火鐮片,往火石上撞擦,火花打著火媒、往煙鍋上一點,咝咝咝猛吸兩口,如神仙般悠悠然起來。于是眾老哥們煙鍋對煙鍋,頓時便吞云吐霧起來,末了往鞋幫上一磕、再裝一鍋,小心地把磕下的煙紅往上一按,又是一鍋煙?,F(xiàn)在點煙有了火柴、打火機,煙袋鍋也被紙煙代替了,這火鐮和荷包更成了難得一見的“老古董”。 勤勞節(jié)儉、精細會過日子的巧婦們,把做衣服剩下的邊角布塊,依照不同花色的對比,縫制成干糧袋、書包、座墊、荷包等,五色斑斕,惹人喜愛。當然,裝飾物還要數(shù)孩子們的多了,且因年齡變化和歲時節(jié)令有所增減。滿月時的圍嘴有各種動物、植物造型,喻意深刻做工精細,造型獨特,十分好看。過生日又要系百索、掛長命鎖;過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又有各種香袋、荷包等,一些地方還要佩手鐲、項鏈之類,物質(zhì)的裝飾與精神的護佑緊連一體?,F(xiàn)在,家鄉(xiāng)的街面上有了“裁縫鋪”,有了成衣商店,即便家家都有縫紉機,但婦女自己縫制衣服、鞋的已不多。
最后,再說說河底人在婚喪以及禁忌、信仰特殊情況下的服飾穿戴。家鄉(xiāng)人對婚姻大典的被服更加講究。不僅要講屬相,而且要講究兒女父母健在,有男有女團團圓圓的所謂“十全人”來幫忙,為的是取個吉利。新娘在新婚大典時興穿紅色,要里外紅、上下紅。一來紅色是暖色,熱烈飽滿;二來紅色在民間具有驅(qū)邪免災的作用。新郎頭戴禮帽帽花,身穿長袍,外套馬夾,斜掛紅布,俗叫披紅戴花。民間喪葬時,喪服都以白色為主,粗針大線,毛邊朝外。孝帽隨關(guān)系疏遠而異,或疊折或扎起,出殯時為遮掩女人哭相,還在頭上頂蓋一大塊白布、謂之“披頭”,并要在頭發(fā)上扎白紙捻。
百年服飾話變遷,貧富家庭條件不同,穿衣故事各自精彩。 如今,兒女們長大了,一個個先后成家立業(yè),逢年過節(jié)回家,不是給我們直接帶回新衣服,就是一家人到集上現(xiàn)挑現(xiàn)買。除了小娃的尿布、衣服、新媳婦的鋪蓋,山里人已經(jīng)很少在家里做針線活了。近年來,人們的穿衣風格又回歸了,流行穿舒服貼身的純棉衣服了。有些年輕人,還穿著故意打補丁、露膝蓋的所謂“乞丐服”。看著這彰顯著個性的千姿百態(tài)的時尚人群,我的心里涌起無限感慨。河底人民的服飾文化,作為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永遠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光輝史冊上留下精彩的一筆!(晉能集團四通煤業(yè) 馬關(guān)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