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運”—— 看辛安礦開拓區(qū)質量標準化打造“最美工程”
“匠心獨運”
看辛安礦開拓區(qū)質量標準化打造“最美工程”
——走進峰峰集團辛安礦-280大巷,你會感覺這不是煤礦的井下現(xiàn)場。如此嚴格的標準,如此精美的工程,如此精細的雕琢,這難道是就是質量標準化的“最美工程”。
——挑剔施工,進尺反而不減。“施工質量不達標,就必須推倒重來。”在-280大巷整修施工之前,區(qū)長王計海就制定了“質量標準零誤差、噴漿要像一面鏡子”的標準。
——為了實現(xiàn)巷道噴漿平整零誤差,該區(qū)創(chuàng)新實施了“九線噴漿”新工藝,對照巷道規(guī)格專門制作了模型,在模型的中線、腰線、起拱線、頂幫線和底根線位置對稱掛上9根鐵絲,在打錨桿、掛網(wǎng)、噴漿過程中,嚴格對照9條線標準施工作業(yè)。推行“ABC”質量責任倒查制度,早、中、夜三班施工分別在施工處或材料設備上以A、B、C字樣進行標識,為倒查施工責任人提供了方便,倒逼職工嚴格執(zhí)行質量標準化。為了取得質量標準化新突破,該區(qū)積極引進濕式噴漿機,增加了施工掛線、每班三驗收、巷道裝飾等8道新工序,在每個施工環(huán)節(jié)中設置了多道關卡……種種措施,如此高標準的施工,大巷整修竟連續(xù)3個月突破百米紀錄。
——精美裝飾,成本反而有降。“精品工程要上‘特色項目’,但材料成本費用是個難題,怎么辦?”區(qū)長王計海琢磨起了那些廢舊回料。為了減少支護材料費用,該區(qū)自行制作了“錨桿捋直工具”,把回收的彎曲錨桿加工后,現(xiàn)場復用,能利用的錨桿切割成1米長,結合“九線噴漿”作業(yè)法,對巷道進行主體支護后,對照九線再進行“二次支護”,解決了巷道成型難題;在噴漿施工中,每班收工前組織人員集中把噴漿回彈料回收起來,兩班現(xiàn)場交接回彈料情況,及時安排人員用回彈料硬化地面、打水溝,使回彈料利用率達到了100%。今年以來,該區(qū)回收廢舊材料復用率達到了90%,節(jié)約材料費用5萬余元,全區(qū)材料成本費用不增而降。
——工作加量,職工反而不累。那些“靚麗工程”特別耗費心思體力,濕式噴漿機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噴漿效率,一個班至少噴漿12罐。工作量也翻了一倍,可該區(qū)10隊職工們卻沒有怨言。原來該區(qū)充分發(fā)揮能工巧匠的特長,讓職工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動力沒有怨言。如職工小張雕畫功夫十分了得,每天在1.5米高的巷道墻壁上一蹲就是8、9個小時。
——精心雕刻的“墻壁磚”、 “盜版復制”的紅磚墻、巧妙設計的“交叉點”……讓路過的職工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莫大的成就感和快樂感,讓他對噴漿時的辛苦全拋在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