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昌明:難忘的書信時代
這才過多少年啦,書信仿佛己成過去。誰還記得上次用信紙、用筆給某個人寫信是什么時侯嗎?寫完挑選好郵票貼好,走去郵局又是什么時侯呢?
書信是過去人們聯(lián)系和溝通的主要方式,只發(fā)短信,寫電子郵件的后來人,你們能夠了解那一封書信的純手工流程所具有的美感和寫信人千回百轉的小心思嗎?要知道,用什么信封、哪種信箋紙、小小的郵票都有可能寄托著寄信人的內心小九九,是走了多少路,比較了多少家小店才找到的可心之物,希望收信人不僅讀到了信里的情誼,還有信外的誠意和用心。更別說寫信人絕對個性化的手寫體,不管什么樣的字體,龍飛鳳舞也好,細膩娟秀也好,甚至是蟻爬蛇行也好,字體都是除了相貌和指紋以外無可替代的那個人的一部分,因人而異,因筆不同,因心情而變。在無法親見熟悉容顏的情況下,見其字如見其人,也算是一種安慰。
從收藏的角度來講,書信也更有質感。一沓沓,一捆捆,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實在。對遠在異地的親朋好友,書信表達出相互的信息溝通,真誠的祝福與問候,這份情誼至愛值得珍藏。對戀愛中的人來說,那一封封的信就是情感史記,他們在寫信的同時,也做著自己愛情浪漫史的夢,多年以后“修成正果”, 再去翻閱發(fā)黃變脆的書信,看到當初的慌亂、遲疑與心動也會會心一笑,如果有心把兩人的兩地書信放在一起對照閱讀,其中的對答與呼應、自說自話、甚至是“雞同鴨講” 回過頭來看都是別有一番甜蜜和溫馨。而在絕情時刻收回寄出的情書,不管是把它們撕了,還是付之一炬,都是很具儀式感的分手行為,令人陡生揮劍斬情絲的氣概。既然情都沒有了,還留著這些書信干什么呢?
“我收回了寫了一夜的情書,我收回了我的愛” ,這是一個未經世事的小姑娘能夠想出的對負心人的最好懲罰吧。“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現(xiàn)在工作很忙嗎?身體好嗎?……我在他鄉(xiāng)挺好的……”李春波耳熟能詳?shù)摹兑环饧視罚洺t大江南北,一聲聲的問候,一聲聲報平安,唱出了在外游子對父母的牽掛,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可是擱在今天,短信、郵件發(fā)出去了,情書咋能收回呢?家書能有如此的親切、如此詳細嗎?
凡此種種,回憶起書信時代確是讓人難以忘懷。如果人們在多年以后,下決心把書信當作過去的象征燒掉以示告別,那么,隨著那一縷縷青煙在余燼上的消散,若是它們有靈魂的話,那些已成灰兒的書信們是不是也會在心中默默地呼喚:噯,那些失落的,被風憑吊的,魂兮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