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快明:奉獻是一種美德
當今社會,有的人事事處處橫攀縱比,收入同多的比,待遇同高的比,條件同好的比,總覺得別人占了便宜,自己吃了虧。事業(yè)不成,怨條件不好;工作不力,怨環(huán)境不好;關系不順,怨領導不好。似乎只有社會對不起他,給他的東西太少了,而他做了些什么,卻沒有半點愧心。我們看看下面一則小故事。
粉筆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動,身軀隨之一點點縮短。刷子見到了吃驚地說:“我的好鄰居,你再跳下去就要完啦!你沒覺察到危險嗎?”
“不,我很清醒。在粉末飄揚中,我感到自己的身軀在縮短,生命在消耗。”
“那你還要亂蹦亂跳做啥呢?”刷子疑惑地問。
“什么?你勸我停止跳動!”粉筆驚愕地反問。
“對呀!”刷子苦口婆心地勸告粉筆,“快歇歇吧,我可是為你好,別再固執(zhí)下去了。”
粉筆指了指在空中紛紛揚揚下落的粉末,說:“你瞧,這些粉末都是我變的,在你眼里它們成了廢料,可那是科學的“雨點”,知識的“奶粉”。“花朵兒”盼我去澆灌,孩子們等我去指導:為了這,我和姐妹們都愿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動,即使磨掉了整個生命,那也無怨無悔。”
“說得對!”刷子聽了粉筆的話,也激動地跳起來,“來,讓我替你們‘開路’。”
說完,“蹬”地躍上了黑板,呼啦呼啦地擦開了。
粉末輕輕地灑下來,變成了一張張可愛的、美麗的笑臉……
正常情況下人首先是為自己活著。但許多時候,還要為他人活著、為他人奉獻。為自己活也為他人活,也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才是生存的真諦。
人要為己生活也要為別人生活,如果不是特別需要,就不應該過分的強調(diào)某一方面。
古人說得好:“事無善惡之分,過則為害。”做人同理。
人的歸宿都一樣,不同的是過程。唯有把握好過程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