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醫(yī)生” ??——記兩渡煤業(yè)技術革新能手上機電副隊長郭玉柱
在兩渡煤業(yè),有個遠近聞名的革新能手,他的妙手回春,能讓“癱瘓”的礦山機電設備快速運轉,可以讓深度“患疾”的老設備起死回生,他,就是連續(xù)兩年榮獲先進個人稱號的上機電隊副隊長——郭玉柱。
自學成才
如今這位革新能手,設備一有故障,他一聽一看就找到了“癥結”,處理起來得心應手,但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千百次的“修煉”。多年來,他走過了一條異常勤奮、刻苦的之路。
郭玉柱于1990年畢業(yè)于汾礦技校,1991年在當時的兩渡礦成為了一名機電維修工。剛上班的他就遇到了一件令他終身難忘的事:一天,由于礦井副絞提升中途出了故障,十余名乘坐罐籠升井的職工被懸在了半空,由于包括他在內(nèi)的幾名檢修人員技藝不精,硬是讓工友們在深邃黑暗的立井筒中,吊了4個多小時。其實,當時的故障,只不過是調(diào)速器中一個小小的電阻出了問題。這件事深深的觸動了他,之后他自費訂閱了《電子技術》、《電力傳動》、電器維修》等十幾種報刊雜志,買回來一大摞子大學電氣專業(yè)教材,在別人看電視搓麻將的時間,他苦讀苦思,慢慢地,礦上的大型電器設備的原理,線路圖、部件結構和安裝檢修,他都領了如指掌。在工作中,他堅持做檢修筆記,每次檢修設備時的名稱、型號,故障部位、原因、元件服務時間、操作程序、相關原理分析等,他都條分縷析地記錄下來,迄今為止,他累計做的筆記本都應經(jīng)好幾摞,郭玉柱硬是憑借自己酷愛學習的那股勁頭,練就了一身本領。
百尺竿頭
對一般機電維修工來說,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檢修任務,就算是敬業(yè)了??蓪裰鶃碚f,他的心里總是裝著上百臺機電設備,“于不疑處質疑,于無事時找事”是他長期遵循的思維方式和工作風格,有“病”的設備他關心,“亞健康”的設備他也關心,設備每天的運轉情況,下班前,都要在他的他腦子里過一遍。
“不能讓有問題的設備從我手中溜走,要想方設法讓落后的設備發(fā)揮最大潛能。”由于先天原因,兩渡煤礦主、副井提升機給定積分器故障頻發(fā),有時一天出現(xiàn)兩三次,不得不經(jīng)常停運檢修。一旦停運,礦井便陷入癱瘓。1999年新年剛過,郭玉柱就坐不住了,他與當時礦上的技術人員一道,向這一技術難題發(fā)起了“沖鋒”。在大量查閱資料、尋求問題癥結的過程中,郭玉柱萌生了一個想法“給定積分器每次故障損壞的是運放集成塊,積分器的負載能力與運放集成塊一定有關系”,于是他將運放集成塊加裝了一個電路,來增加負載能力,經(jīng)過多次模擬實驗沒有發(fā)生任何問題后,最終在絞車房進行帶負載試驗,滿載原煤的箕機斗一次次安全運上來,絞車沒有出現(xiàn)任何的失控現(xiàn)象。這項技術革新不但降低了維修費用,而且提高了設備運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永恒事業(yè)
郭玉柱在從事機電維修的二十多年中,經(jīng)常是下班路上被召回、端起飯碗又放下、脫衣上床又起身,對他來說,這份檢修工作早已是他永恒的事業(yè)。
副立井絞車直流電機頻繁出現(xiàn)轉子短路,是影響提升機運行的一大難題,想要防止此類事故的發(fā)生,對直流電機進行經(jīng)常性的檢測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傳統(tǒng)的檢查手段相當落后,大小儀器一起上,光調(diào)壓機就一百多斤重。針對這種情況,郭玉柱產(chǎn)生了改進檢測儀的念頭,只要他一有時間,就查閱資料、繪制草圖、設計方案,經(jīng)過三個月的忙碌,最終一個如保健箱大小、重量只有十幾斤的小型便攜式檢測儀直流電機檢測儀問世了。
在2003年元月,礦上請來廠家人員更換主井提升機綜合后備保護儀,在安裝調(diào)試過程中,多次出現(xiàn)軸編碼器聯(lián)軸節(jié)斷裂現(xiàn)象和保護誤動作現(xiàn)象,就連供貨廠方派來的技術人員焦慮萬分而又無計可施,這時,經(jīng)過反復觀察和思考的郭玉柱提出了“將剛性連接改為柔性連接”和“重新設置、修改plc可編程控制器部分參數(shù)、屏蔽內(nèi)部i0接點”的建議,實施后,果然問題迎刃而解,廠家人員不禁對這位不起眼的維修工豎起大拇指。
精心傳藝
這位設備“醫(yī)生” 精湛的技藝,使他名聲遠揚,特別是他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后,有些大型煤電集團機電負責人打來電話,承諾年薪最低十二萬。然而,他婉言謝絕了。他說:“汾西礦業(yè)養(yǎng)育了我,兩渡煤業(yè)培養(yǎng)了我,組織上給予我那么多的榮譽,這不僅是對我的鞭策和鼓勵,更是對我的信任和期望。我對這塊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成績面前不松套,贊揚聲中不松勁,在成功面前,郭玉柱沒有自滿,沒有驕傲,相反他總是帶動周圍的工友一起學技術,他將自己多年的學習筆記拿出來與工友們共享,對照原理圖對每臺設備進行具體講解,在維修設備現(xiàn)場,郭玉柱都時刻不忘在實踐中向大家傳授技術,使他所在的班組形成了人人愛學習的好風氣。
駿馬行千里,雄鷹飛藍天。郭玉柱還在奮斗,他繼續(xù)在技術革新、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道路上追索、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