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雙龍煤業(yè)
我和我的雙龍煤業(yè)
——記雙龍煤業(yè)80、90后大學生的成長歷程
彭興倉
有人說,80后是“垮掉的一代”,90后是“爛掉的一代”,過慣了優(yōu)越生活的80、90后似乎已沒有了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和膽力,那么,真實情況是否如此呢?如果遠離了城市的繁華,遠離了親人的庇護,這些80、90后的青年們在煤礦上的生活又是怎么樣的,他們能夠適應清苦而又偏遠的煤礦工作嗎?跟隨筆者的采訪,一起來看看雙龍煤業(yè)80、90后大學生們的成長歷程。
準備采訪劉大偉時,正值井下出現(xiàn)臨時斷電情況,“我隊電工現(xiàn)在哪里?”“井下瓦斯情況如何?”“立刻檢查好通風狀況,隨時上報”只見他一手拿著電話不停的在指揮著現(xiàn)場,另一只手不停的在本子上記錄著情況,3分鐘后,井下供電恢復正常,劉大偉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劉大偉1980年出生于陜西禮泉,2002年6月畢業(yè)于西安航天工業(yè)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yè)。作為80初的代表,剛過而立之年的劉大偉已是雙龍煤業(yè)通維隊的一名機電隊長,一路走來,劉大偉經(jīng)歷頗多。畢業(yè)后,因為專業(yè)對口,劉大偉將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放在煤礦上,就這樣,他來到了這個距家200多公里外的雙龍煤礦,“由于從小在平原長大,突然來到山里,感覺很壓抑,很不習慣,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和生活后,慢慢就喜歡上了這里”他說。而后,他成為了該礦機電隊的一名見習技術員。由于工作出色,2004年4月,他便被任命為通維隊機電維護班班長,2005年8月,由從班長成為該隊的一名副隊長,他的工作成績得到了全礦的一致認可,對于成長,他有著深深的感慨,“在這里,我親證過企業(yè)的破產(chǎn)重組,經(jīng)歷過煤炭市場的‘黃金’時期,面臨著煤炭市場的‘寒冬’沖擊,企業(yè)走的不容易,我也在這里得到了歷練,是企業(yè)讓我不斷地成長,我所能做的就是用優(yōu)異的工作成績報答企業(yè)的培育之恩”!憑借工作中的實踐經(jīng)驗和刻苦努力的鉆研,劉大偉發(fā)明了以他名字為前綴的撲塵網(wǎng)、轉載點噴霧和傳感器吊掛等多項專利,為該礦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價值30余萬元。而他的《綜采工作面采煤前后瓦斯分布規(guī)律研究》論文也即將在報刊上發(fā)表,他也多次被該礦評為安全生產(chǎn)先進個人。
在這里,劉大偉不僅工作成績十分突出,而且還組建了自己的家庭,2004年8月,他和該礦的一名女職工吳志英結成了伉儷,并于2010年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雖然夫妻兩人平時工作很忙,陪女兒的時間很少,但是,只要有機會他們一家三口總是想方設法的多聚聚,給孩子多一些的關愛,而今,孩子已經(jīng)四歲半了,他們的日子過得和和睦睦的,2013年他們還被陜煤建司評為“五好家庭”。
作為80一代,劉大偉無疑是成功的,然而,在該礦像他一樣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見,采煤隊副隊長王杰便是其中之一。
采訪王杰時,是中午11點,而他剛從井下上來,王杰告訴筆者,他是前晚10點入的井,已經(jīng)在井下奮戰(zhàn)了13個小時了,由于三班期間井下轉載點電機出了故障,作為跟班隊長,他一直在現(xiàn)場處理,所以耽擱到現(xiàn)在才上來。王杰告訴筆者,他是1987年出生的延安人,2010年3月畢業(yè)于陜西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煤礦開采技術專業(yè)。他家中兄妹四人,他是家中男孩中最大的,所以從小他就很有擔當感,上學期間每年的獎學金他都一次不落的拿到了,并且還參加了學校的學生會,各項綜合素質(zhì)都很強,畢業(yè)的時候,許多大礦都很欣賞他,希望他能夠去,但是,王杰考慮到一方面父母的年齡大了,想就近照顧,另一方面也想找一個前景比較好的煤礦發(fā)展,而雙龍煤礦正是他心中的理想之選,最終他加入到了這個集體中,成為了該礦的一員。
“初來雙龍礦,我就遇到了一個好師父何光安,師父的業(yè)務能力很強,脾氣卻非常好,非常的隨和,沒有一點兒架子,教我東西的時候很有耐心,但他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我的要求很嚴,所以我在他那兒學到了很多,我們的感情非常的好”王杰說。正是在師父的嚴教細誨之下,王杰很快成才,從生產(chǎn)部的一名技術員很快成長為業(yè)務骨干,2014年1月便被任命為采煤隊副隊長,主管該隊的技術創(chuàng)新、質(zhì)量標準化、員工培訓和作業(yè)規(guī)程編制等各項重點工作,他參與的《綜采工作面礦壓系統(tǒng)分析》、《綜采工作面過老巷技術》分別被陜煤建司評為科技進步優(yōu)秀獎、二等獎。2011年度被陜西煤業(yè)化工集團授予“優(yōu)秀共青團員”稱號,2012年度被陜西煤炭建設公司評為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
對于雙龍煤業(yè),王杰有著太多的感恩,他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初來雙龍結婚時的場景,“我那時只是一名剛從學校分來的大學生,結婚時給礦上的同事們散了喜帖,當時以為沒有幾個人去,但是沒有想到最后大家都去了,就連當時的礦長王滿社都親自去了,而且大家還主動把自己的車借給我用,讓我非常的感動”。對于未來,王杰充滿了憧憬,“今年,礦上蓋了新的家屬樓,我也買了一套,裝修已經(jīng)快完成了,我以后把家就安在這兒了,一心一意的在這兒干下去。”同時,王杰也深刻的明白,人必須時刻要有競爭感,要有憂患意識,如果不能不斷地強化自己,就會被后來人超越,所以他在指導新同事的同時,也從未有過自身的懈怠,“剛來雙龍時,我只是一名大專生,礦上給我深造的機會,我都沒有放過,先是成功的升了本,現(xiàn)在正在攻讀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的MBA,希望能通過不斷的自我提升,未來為礦上的發(fā)展出一份更大的力”。
顯然,80后的青年大學生們已經(jīng)成為了該礦的中堅力量,那么該礦90后的大學生們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蔣文是去年剛分配到礦的一名來自漢中留壩的90后大學生,他有著小江南人的清秀面龐和溫柔的性格,從小江南來到大高原,蔣文也經(jīng)歷了一番掙扎。蔣文畢業(yè)于寶雞文理學院中文系,由于專業(yè)需求,上學期間他一心一意只想未來當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是畢業(yè)的時候,他卻被陜煤建司的招聘所吸引,他從未想到自己的中文知識還能在煤礦上被重視,通過對公司的了解他更堅定了來煤礦工作的念頭,可是,家里人卻并不贊成,一方面煤礦離家太遠,另一方面家人也覺得煤礦有危險性,蔣文就反復說服家人,終于得到了家人的同意,這個90后青年從此來到了這高原深處。
蔣文來礦后便被分配到該礦通維隊實習,談到第一次下井,他說到:“第一次下井時,坐著人車,聽著耳邊呼呼的風聲,吱吱的人車聲,心里難免緊張,但又充滿了好奇,到了井下,一切都是新奇的,都是從前沒有想過的”。就這樣,他真正的踏上了自己的礦工生涯,每天和自己的工友們按時下井,同時升井,和他們洗一池水,坐一個桌吃飯,很快便融入煤礦企業(yè)這個大家庭當中了。通過那段時間的實習,他對煤礦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原來煤礦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般可怕,只要管理到位,安全還是很有保障的。那段時間基本一個月要下20多個井,非常地辛苦,但是他感覺也很快樂,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他慶幸自己當時咬著牙挺了過來。
而后,蔣文從該礦通維隊調(diào)回到了黨政辦公室,從事秘書工作。雖然大學時候?qū)W的是中文,但是干工作時才發(fā)現(xiàn),知識和實踐是有差別的,必須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行,于是他又開始新的探索,對書本進行細致研究,向師父虛心學習,悟性很高的他很快就能掌握新知識,工作干得也越來越出色。
煤礦遠離城市的地域特點,也讓這里的業(yè)余生活愈加乏味,蔣文告訴筆者,他很喜歡體育運動,特別是籃球和乒乓球,慶幸的是在雙龍煤業(yè)這兩項運動都有場地,籃球場是塑膠的,比大學的水泥場地還要好,乒乓球館是室內(nèi)的,再也不要擔心風向了,下班后,有機會他就去施展施展自己的球技,也能鍛煉身體了。而且他也很喜歡體育頻道,特別是NBA,他說自己最喜歡的球星是洛杉磯湖人隊的科比,他喜歡科比那種永遠不服輸,敢于拼搏的職業(yè)精神。
當問到這一年多的時間他學到了些什么時,蔣文認真的回答到:“成長”,他從一名大學生轉變?yōu)榱艘幻旱V工人,這中間是一種歷練,只有經(jīng)歷過才能有深刻的感觸,然而這種成長既是自己在接受挑戰(zhàn),也是企業(yè)給予的諸多幫助,蔣文還清楚的記得,初來雙龍的歡迎宴上,該礦經(jīng)理周志群的殷切期盼:“目前我礦的管理人員已經(jīng)出現(xiàn)青黃不接的局面,而我們的企業(yè)還在不斷壯大,你們是企業(yè)的后備軍,未來需要你們,你們好好干,礦上一定會全力助你們成才!”周礦長的一席話,讓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能做的就是全力提升好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為此他還參加了2014年公司舉辦的通訊員培訓,并在培訓上被評為“優(yōu)秀通訊員”。未來,蔣文認為,企業(yè)在成長,自己也在成長,自己將跟隨企業(yè)前行的步伐,也不斷的“成長”。
雙龍煤業(yè)80、90后的大學生們,他們亦是父母的嬌兒,也很早過慣了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但是他們并沒有因此喪失斗志而不思進取,他們毅然投身煤海,在這里發(fā)光散熱。和企業(yè)同呼吸、共命運,和企業(yè)并肩作戰(zhàn),用他們的頑強繼承著礦工的剛毅,用他們的青春書寫著礦山的傳奇,用他們的奉獻訴說著青春的無悔!